七、文化、教育与旅游
文化
近20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部长级会议、论坛研讨、人员交流、举办艺术节和展览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合作,有力增进了中国和东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
2003年10月,中国文化部派团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首届文化部长会议和高官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就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初步交换了意见。2005年8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中国与区域组织签署的第一个有关文化交流合作的官方文件。
自2006年以来,双方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2011年,为庆祝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文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举办了以“东盟文化周”为主要内容的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
教育
2008年以来,双方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近百所东盟国家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等机构和近百所中国高校共计1600余人次先后与会,并参加了期间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教育行政官员研讨会、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共签署了130余份校际合作协议。
2010年8月,双方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会议通过《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贵阳声明》,一致同意将继续创新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立高层磋商机制,积极落实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留学生均达到10万人的“双十万计划”。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举办的最高级别国际会议,标志着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不断促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自2005年起中国逐年大幅增加向东盟10国提供的政府奖学金名额,2008年以来,每年奖学金数量递增50%。2010年,中国为东盟国家提供的政府奖学金数量达到了3337人,比2005年增长了329%。目前,在华学习的东盟留学生总数约为5万人,中国在东盟各类留学人员已达到7万人。
中国一贯重视在中国高校中开设东盟语言教学和东盟研究。目前,中国已有几十所高校开设了东盟国家语言教学专业,学习东盟国家语言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均开设了东盟研究中心、东盟国别研究中心等,与东盟高校间的研究学术交流日益紧密。中国积极在东盟国家推广汉语教学。目前,东盟国家开设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有孔子学院28所,孔子课堂14个。
2008年起,中国在对外人力资源培训规划中首次设立了一年制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发展中国家硕士(MPA)项目”,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旨在培训发展中国家高级行政官员。自2008年至2010年,共招收东盟国家17名高级官员参加了该项目培训。
多年来,中国通过援外培训班、亚专资项目等组织我高校举办针对东盟国家的系列短期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如现代远程教育研修班、教育行政官员研讨班、东盟与中日韩青年汉学家交流研讨班、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高级师资研修班、中国-东盟环境教育论坛、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应对就业难题的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等,广泛邀请东盟学者来华。每年来华东盟教师、学生逾千人次。
旅游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中国与东盟各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目前,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已位居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前10位,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一直稳居中国入境旅游的15大客源国之列,达到了以旅游促友好的目标。